2011年2月5日 星期六

體罰與少年犯罪(霸凌)上

最近新聞中有不斷的校園霸凌或犯罪的新聞,看了實在令人難過,然而有越來越多人將體罰與少年犯罪做連結,彷彿體罰的越重少年犯罪就不會出現,落魄認為這其實是本末倒置又或風馬牛不相干的事。


少年犯罪的出現並不是現在才有的,事實上一直都有,不同的是多是少、被發現的多少、被報導的又有多少的不同而已,所以在網路未普及以前,或新聞自由化以前少年犯罪的案件並不一定比現在少,但被發現的、被報導的應該會比現在來的少,所以將少年犯罪與零體罰做連結沒有一定的根據。


或許有人會問:{那少年犯罪又跟甚麼有關呢?}


老話一句:{教育出了問題。}但這裡指的教育並是學校的"課業"教育,而是"道德"教育。就如同標題所說的,落魄刻意用少年犯罪來訴說,而不是用霸凌這個詞,一來是呼應現任的教育部長所說的"他們不知道這樣做是犯法的",二來是強調這些事件其實都已經是到刑事及民事責任的事件,而不是如同教育部長所說的"小事情",三來是落魄覺得這些事件是必須要以法律責任來論處而不是已輔導做結束。


我們應該回歸問題的原點:怎麼會發生?
而不是問該怎麼辦?


台灣與日本一樣社會瀰漫著一股升學主義,使得社會壓迫家長,家長壓迫學校,學校壓迫孩子,要求孩子只需要怎麼念書、怎麼考高分的惡性循環。
有些人常常下達是"不需想,只要念就對了"的指令,當孩子有課業以外的問題提出時,有些人往往翻著白眼說:這是你該想的嗎?
孩子的心靈就像壓力鍋般,壓力不停的增加,卻無處宣洩,孩子想找人求助,但身邊的人不是不願聽就是不當一會事,最後當然會發生少年犯罪的事件,因為就如同"躁"字一樣,人心裡面的壓迫、急迫最終會以動作來呈現。


上面所說的是少年犯罪的原因之一:壓力,我們給了孩子壓力卻不給疏洩的管道。
少年犯罪的原因當然不會只有壓力這個原因之一,還有其他問題需要被發現與解決。


而體罰又與少年犯罪有甚麼關係呢?


贊成體罰的人士如此說的:{當做壞事的人就該被處罰。}


然而他們忘了問為什麼做壞事的人會做壞事?
是因為做壞事的人不知道這麼做是不對的
如果他們只處罰而不解釋為什麼而處罰,孩子只知道做了這件是會被處罰,而不知道是不對的,那結果只會是,孩子想盡辦法的隱瞞做壞事,而不是不做壞事。


有許多人常拿國外的處罰制度與台灣相比,但他們似乎都忘了,台灣的教育制度與外國不同,前些日子新聞曾經報導過台灣的上學時數是世界最長的國家,如果拿國外的處罰制度加諸於國內的孩子身上,並不合理與公平。


每個國家都有不一樣的文化與歷史,所以發展出現在的特色,所以他國的制度並不一定符合本國的文化


最多的網友拿芬蘭的例子來比較台灣,為什麼呢?
原因在於經合組織(OECD)每三年舉辦十五歲學生能力評估測驗「國際學生評量計劃」(PISA),芬蘭青少年連續兩屆在閱讀與科學兩項評比稱霸,解決問題和數學則位居第二。 
這是節錄天下雜誌的芬蘭教育 世界第一的祕密,請務必點選連結去看前因後果。


當您看完前因後果後,想必了結芬蘭與台灣是不一樣的教育方針,所以處罰制度是否能加諸台灣是的問號,但我們將來依然可以來探討這個處罰制度是否適於台灣。


接下來,落魄會根據網路流傳的文章"零體罰確實會害死小朋友"來訴說落魄的想法,請看


體罰與少年犯罪(霸凌)中
體罰與少年犯罪(霸凌)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